PC《战地1942》武器攻略-PC《战地1942》技巧分析(2)

作者 游戏年轮用户上传   2022-01-12 15:42:21
战术经验篇
  在经历了《战地1942》及后续资料片《进军罗马》近一年的洗礼后,玩家的技战术水平大多度过了入门和进阶阶段,是否能成为高手往往要看实战经验和意识。不过,《战地1942》并不是一个强调个人能力的游戏,尤其是当个人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将出现瓶颈现象,即使投入很大精力,某一方面的作战能力也不会有太大提高。这时候,战术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所谓战术,其实就是组织各兵种协同作战的方案。在各方面兵种实力基本对等的前提下,不同的战术方案和临场指挥应变对胜负起决定性作用。笔者根据在HERO战队中做战术参谋的经验,先谈谈对战术的理解。
  在步、坦、空3个主要兵种中,空军最重要(在海战场景里则海军最重要),强大的空军可逆转地面颓势,不过,制空权的取得不能没有地面部队的配合和支援。简单说,如果机场被对方控制,导致飞机无法起飞,再强的飞行员也英雄无用武之地。在具体实施中,可将制空权分为局部制空权和全局制空权两个层次。前者是指将空军集结起来,不要单独外出,和地面主力一起行动,或攻或守,在己方基地、据点上空确保制空权,打击来犯之敌,准备进行空中决战。那种王牌飞行员单独去敌区域轰炸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不应在有组织的团队中出现,那样除了为飞行员个人增加分数外,对自己这一方的局势并不利。当空中主力决战后,取得优势的一方可着手压制对方机场,使敌飞机无法起飞;同时,侦察兵在敌机场附近埋伏,封杀对方防空炮手,并为火炮提供指引;后方的火炮根据侦察兵的指引炮轰敌机场,实现获取全局制空权的战术构思。一旦以少量战机和火炮的配合压制住敌机场,其它飞机即可对敌人的其它地面目标展开肆无忌惮的轰炸,己方地面部队的行动也必然相当顺利。 坦克作为陆战之虎,在地面对抗中居核心地位。要练好坦克,一方面需多打,以熟悉各类坦克的弹道曲线、填弹间隔和震动反馈力度,这些都是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另一方面还需了解坦克的薄弱部位,即尾部和履带。鉴于越来越多的坦克手都极力避免将尾部暴露给对手,因此坦克对抗时履带一般是重点打击部位,其中又尤其以履带两端的两个大齿轮为重点,击中那儿可立刻让对方坦克冒烟。不过坦克的优势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厚装甲和强火力,更在于它的机动能力,即以高速移动在场景中穿插。此举可牵制对方兵力,达到减轻正面战场压力的战术意图,且延长自己在众敌兵攻击下的生存时间。火炮是地面载具中最需关注的兵种,其主要战术用途是由侦察兵、工兵配合,朝敌方士兵的出生点或布了雷的桥梁、狭窄路口轰击,对敌造成巨大杀伤,或阻止对方坦克通过某条要道。
  步兵是基础,但也最苦,什么叫炮灰?玩过《战地1942》就知道了!步兵的作用五花八门,难以尽述。值得强调的是应和坦克主力一起行动,或上坦克机枪位,或乘APC,起协助、支援、配合的作用。在制定战术时,既要明确目标、层次分明,也要有所侧重,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在突出部之战,蓝方应淡化山顶风车远桥的防守,因为虽然在这儿顽强抵抗的确能拖住对手,但红方坦克近在咫尺,增援源源不断,坦克数量处于劣势的蓝方必然吃亏。何况重兵投入前线必然导致后方据点空虚,若被红方偷袭基地得手,那么蓝方就必败了。合适的策略就是淡化风车和远桥的防守,将坦克集结在河的一侧,以布雷、火炮轰桥将敌阻挡于河的另一侧,迫使对方派士兵过河来攻击,以己方的坦克去对付敌步兵,从而将己方劣势转变为局部优势,最终以拖延战术和开局点数上的优势来赢取胜利。
  场景分析篇(1)
  场景概述:本关共6个据点。红方在山上占据山顶、隧道哨所、山腰3处。其中山顶提供2辆坦克、2辆虎炮坦克、2辆吉普车;隧道哨所提供1辆坦克、1辆吉普车、1辆三轮摩托车,有维修平台;山腰提供3辆APC、1门反坦克炮。蓝方在平原,占据村庄、桥头哨所、山脚3处,除了山脚提供1辆APC外,其它所有载具都在村庄出现,包括1辆M4坦克、2辆火箭坦克、2辆T28超重型坦克、3辆吉普车、1辆APC、1辆三轮摩托。任何一方占4个或4个以上据点,即可令对方遭受罚分。
  场景分析:山腰与山脚相距很近,双方步兵首先在此展开短兵相接的激烈争夺。红方坦克可先于蓝方坦克对山脚的战斗提供支援,因此将有初期优势。红方的弱点是一旦山腰被夺,下山道路上必然经过的那座桥很可能被蓝方布雷封住,火箭坦克再于后方火力压制,红方就很难下山,而只占2处据点的局面若维持下去,红方必败。因此红方须全力拿下山脚,再以布雷封桥和路口、虎炮于高处火力压制的战术阻挡蓝方坦克的增援。若山腰被夺,则一面力图冲下山,一面派步兵由隧道哨所走小路下山,去蓝方后方据点偷袭,以图扭转局面。
  蓝方开局应在山脚以防御姿态作战,尽量拖延对方升旗(不代表不进攻山腰)。后方坦克分两路尽快增援山脚,一路走近道,过两座桥去山脚,此路易被对方虎炮压制,且进入山脚据点时正面对敌,损伤度会较高;另一路走河流左侧,沿乡间小道绕至山腰、山脚的侧面,从侧翼攻击敌人。左路这条道上必然经过一个狭窄路口,红方若控制了山脚,则应在此点布雷,防止蓝方坦克通过。走左路的蓝方火箭坦克还可对山道上的虎炮或红方山腰的出口实施火力压制。蓝方的优势在于从后方增援山脚的速度快、增援的道路不唯一,这有利于其在劣势下发动有组织的反攻。若蓝方占了4个据点,应留1到2人在村庄防守,以防红方的偷袭。
  埃森城(Essen)
  场景概述:本关共4个据点,开局全由红方占领,其中工厂被铁丝网围住,只能从正面过桥进入,这儿提供2辆虎炮、1辆防空自走炮、1个V2导弹发射架、1辆三轮摩托车,注意桥边的碉堡里有个飞行背包。另3个据点分散于城镇建筑群中,最前面的旅馆提供1辆防空自走炮,市集提供1辆坦克,酒吧提供1辆三轮摩托车。工厂与城镇3据点之间由一座石桥相连。蓝方基地远在郊外,提供1架运输机、2架战斗机、1架AW-52战斗轰炸机、1辆两栖装甲车。任何一方占据3个或4个据点,即令对方遭受罚分。
  场景分析:此场景很有特色,红方主守,蓝方主攻,必然发生的城镇巷战对步兵对抗力有较高要求。蓝方应首先消除罚分的影响,开局压力较大,必须主动进攻。进攻的方式主要是靠运输机的机动空投,其次是两栖装甲车的运送。由于红方必然分兵防守各点,蓝方大量空降到某一据点可形成局部兵力优势,夺下一点并不会太困难。为了保障运输机的安全,战机应优先摧毁红方的V2导弹发射架,运输机自身飞在高空中,躲在地面防空火力的视线之外。拿下1个据点后,步兵由此大量出生,与对方进行巷战。用战机摧毁红方装甲车辆,便于步兵扩大战果。一旦蓝方拿下城镇区的3个据点,固守工厂的红方将因遭受罚分的影响而非常不利,要过桥也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蓝方还能空降到工厂房屋顶上扯旗,可极大干扰红方在工厂的防守。总之,蓝方的优势就在于绝对的空中优势和运输机的机动空降。
  由于场景不大,红方坚决全面防守是可行的,在每个据点都留1到2人定点蹲守埋伏,用于应付少量空降下来的偷袭之敌。另外组织起由1辆坦克、6名步兵组成的救火队,蓝方大量空降到哪儿,就往那儿增援,尽量不让蓝方占得任何一个据点。若蓝方拿下了1个据点,则红方可调工厂的虎炮和其他步兵一起反扑那里,虎炮对付在狭小区域里出生的步兵有巨大的杀伤力。工厂的防守必须高度重视,因为这儿提供多辆载具和V2导弹发射架,尤其是V2,是打击敌运输机和战机的关键,使用精确的话就可遏制蓝方的绝对空中优势。工厂的防守还应提防蓝方空降到房屋顶上扯旗,可让1人用飞行背包飞上屋顶埋伏。另外派1名侦察兵去蓝方基地提供指引,用工厂的虎炮朝那里轰击,使蓝方的飞机难以起飞。总之,红方一方面要固守工厂,另一方面在城镇区里也必须展开激烈争夺,否则一旦城镇区3点失陷,再想攻过去就困难了,因为石桥很可能会被蓝方布雷封死,而后呆在工厂的红方就只有遭受蓝方战机屠杀的命运了。
  场景分析篇(2)
  场景概述:红方和蓝方分别从自己基地出发,争夺3个灰色据点。红方基地在山顶,提供2辆虎炮、1辆坦克、1门山炮、1门岸炮;蓝方基地在平原,提供1辆超重型坦克、1辆火箭坦克,2辆三轮摩托车。在3个灰色据点中,山脚提供1辆坦克(红方)或1辆火箭坦克(蓝方);桥头提供1辆虎炮(红方)或1辆超重型坦克(蓝方)、1门岸炮、2门山炮;村庄提供1辆虎炮、1辆坦克(红方)或1辆超重型坦克和1辆M4坦克(蓝方)。任何一方占据2个或3个据点,即令对方遭受罚分。
  场景分析:山脚离红方基地近,步兵冲下山抢之,可比蓝方坦克更快抵达。装甲部队则去村庄,占领它顺利发展,因此红方开局占领2个据点应无太大问题。激烈争夺的地方在于山脚这个据点,蓝方装甲部队在开局后将很快抵达这里,而其步兵在占领桥头后也会夹击山脚。红方争夺山脚的安排可分为多个方面,一是山顶岸炮轰击蓝方基地坦克进逼的道路,或轰击敌步兵由桥头进逼山脚的道路;二是步兵在狭窄路口布雷,阻挡来自蓝方基地的装甲车辆;三是在村庄据点的人马保持对桥头的压力,牵制住蓝方兵力。当山脚丢失时,红方有两种选择,一是步兵从山顶出生,猛攻山脚据点,虎炮在山坡上轰敌。二是部队主力从村庄出生,猛攻桥头据点。
  蓝方开局步兵可乘2辆摩托车抢桥头据点,然后分头开超重型坦克、上岸炮、在桥上布雷,装甲部队和部分步兵则进攻山脚据点。由于山脚是蓝方装甲部队增援桥头的必经之路,所以不打通这儿将很难作战,至少应将它扯灰,使己方免遭罚分之苦。桥头的防守以岸炮和超重型坦克为核心,抵挡红方数量占优的装甲部队。工兵于桥上布雷,步兵则往山坡上冲,必要时火箭坦克可在后方根据指引轰击红方村庄出生点。但对于蓝方来说,更重要的还是从桥头和基地两路夹击山脚,夺取后留部分步兵防敌兵从山顶冲下来。双方都应练好岸炮的盲打,在没有指引的情况下摧毁对方的岸炮,这能大幅度减少己方的伤亡。
  Hellendoorn镇
  场景概述:本关共7个据点,蓝方占据了北面的3个,其中西村提供2辆坦克、1辆吉普、1架小妖战机;东村提供2辆坦克、1辆吉普、1辆摩托车、1辆水陆两栖装甲车;最北端的水车据点提供1辆水陆两栖装甲车。红方的3个据点分散于南部,其中研究所提供1辆自走防空炮、1辆坦克、2辆水陆两栖吉普、1辆摩托车;V2发射场提供1辆水陆两栖吉普;定居点(Blockhouse)提供2辆坦克、2辆水陆两栖吉普、1架微型火箭机。中央的Hellendoorn镇作为平衡和左右双方形势的据点,什么也不提供。任何一方占4个或4个以上据点,即令对方遭受罚分。
  场景分析:此关双方的进攻路线都很多,使得攻防转换变得相当复杂。双方的两栖车辆都能运送步兵走场景东、西两侧的水路去对方据点。在争夺中央的Hellendoorn镇时,蓝方相对紧张些,因为只能通过一条道路进逼那里,而红方则能走近路或绕远道前往那里,因此Hellendoorn镇对蓝方更具战略价值。如果红方占领了它,可布雷封住蓝方坦克部队逼近的道路,且步兵能埋伏于道路旁边的山坡上打击下方的敌人。作为一种补偿,蓝方的飞机适合制空,红方的飞机仅适合对付装甲,虽然红方有自走防空炮来遏制蓝方的小妖战机,但庞大的场景和小妖战机飞快的速度都会令这种阻碍打折扣。
  红方一开局就抢中央的Hellendoorn镇有微弱的时间优势,同时为了减轻中央点争夺的压力,必须派步兵乘两栖吉普车走水路去蓝方据点,以图将蓝方坦克牵制于其据点旁。微型火箭机打击蓝方坦克,弹药耗光时可神风撞敌。自走防空车密切关注蓝方飞机动向,同时兼职防备蓝方乘两栖装甲车偷袭后方据点。夺下Hellendoorn镇后尽快在蓝方必经之路上布雷,可有效封死敌装甲车辆的进攻,维持据点数的优势。而对蓝方来说,走水路偷袭对方和防备对方的水路偷袭是同一个问题,可由同一组人员承担。小妖战机应尽快击毁红方飞机,减轻己方坦克所承受的压力,随后再打击敌兵。蓝方坦克主力要尽快赶往中央据点,后方步兵乘吉普尽快增援。若中央点无可挽回且对方布雷封路,可用坦克佯攻,步兵主力走水路去敌后方。对双方而言,出飞机的据点的价值都是最大的,即蓝方的西村和红方的定居点。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文章内容导航: